中新社香港5月4日電 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香港新青年詹培勛回粵創業記 中新社記者 曾平 2010年來港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潮州青年詹培勛在香港待了逾十年后,決定回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創業。多年的生活工作經驗讓他早已融入了香港,不過粵港澳大灣區的廣闊前景讓他也想親自去內地闖一闖創業這條賽道。“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詹培勛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此解釋他的這個決定。 4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來到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走進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與港澳青年交流座談。詹培勛是其中一名參與座談會的創業青年。“我在現場聽他的發言,比如港澳青年在大灣區的居住、安家、子女教育,各方各面都關心得無微不至,我是非常感動的。”作為發言青年之一,詹培勛圍繞科技發展作出了匯報。 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后,詹培勛曾任職香港潮州商會,也一直從事著科大校友組織方面的工作。現在的他是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公司,目前估值約為10億人民幣,創始人是香港科技大學“80后”終身教授劉明。 總部設在深圳的一清創新科技目前員工人數逾百,當中三四十人有港澳求學經歷,多為從港澳大學畢業的研究生或博士生。2018年,一清創新科技參與研發了深圳首輛無人巴士,目前業務涵蓋工業物流、快遞、安防等領域。今年完成第三期測試后,一清創新科技有望取得香港首個無人車牌照。 “現在就是看到很好的創業機會,終于下定決心,從香港進入大灣區,與劉教授一起創業。”詹培勛認為,創業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不僅自己參與其中,也可帶動身邊朋友一起創業,還可通過以往的人際關系網將香港的資本帶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地城市。 更重要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是一條“非常大的賽道”。詹培勛表示,全球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程之中,國家“十四五”規劃也作出了相關部署,作為“硬科技”項目的無人車符合國家的發展戰略。一清創新科技的使命是解決未來勞動力短缺問題,致力于底層技術,做“無人車領域的安卓”,從而助力整個工業領域的革新。 他亦切身感受到了廣東省對創新創業的支持。位于廣州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一個正在爭取吸引創業項目的新基地。“區領導、市領導、省領導,他們很希望我們在那邊落地。”詹培勛稱,當地政府承諾可以為公司的無人接駁車項目落地鋪路。 詹培勛認為,粵港澳三地政府都在努力為年輕人,尤其是香港年輕人創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機會。“等通關之后,疫情緩和之后,確實有很多在廣東的青創空間是值得大家去探索的。”他表示,作為香港國際青年創客聯盟的一員,詹培勛亦希望通過聯盟的服務讓更多港澳青年“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