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譯官林超倫回到母校對外經貿大學,接受客座教授的聘書,并與該校師生分享了自己的求學經歷和職業生涯。 從英語零基礎到考上大學、從留學英國到從事口譯培訓、從為英國王室和政府擔任翻譯到獲得大英帝國官佐勛章,著名華人翻譯家林超倫在對外經貿大學發表演講時說,“千萬別讓你現在的處境約束了你對未來的想象。” 青年立志改變命運 出生于福建莆田的林超倫,1975年高中畢業后成為一名知青。1977年秋天,恢復高考的消息通過村里的廣播傳到了林超倫的耳朵里。此時,距離考期僅有20天時間。立志改變命運的林超倫在幾乎零基礎的情況下開始學習英語,復習其它文化課。 高考徹底改變了林超倫的人生軌跡。他有幸成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對外經貿大學前身)1977級英語專業的學生。 但是,由于基礎差底子薄,林超倫一開學便遭遇了重大打擊。他回憶,“開學第一課,除了老師說的‘早上好’以外,我什么都聽不懂。” 為了彌補差距,林超倫開始刻苦學習,每年都取得較大進步。最終,他提前半年畢業,并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留校期間,他還獲得了在職碩士學位。 赴英開啟翻譯生涯 本以為可以教一輩子書的林超倫,在1986年迎來人生的另一次轉機。當年,世界銀行給中國政府提供教育貸款。經過選拔,他獲得去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攻讀語言學博士的機會。 讀博期間,林超倫廣泛深入地了解英國社會。畢業后,他做過英語老師、銷售人員和記者。林超倫表示,自己從事口譯的起點源自英中貿易協會的一通電話。當時,該協會邀請他為一個商務活動做口譯。由于表現出色,他又被推薦給英國貿易工業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門。1995年,他首次走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為會見中國政府代表團的時任英國首相約翰·梅杰作翻譯。 在此后的20多年時間里,林超倫始終與英國政府和王室保持著合作。他曾7次為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擔任翻譯,并服務過5任英國首相,先后12次陪同首相或財政大臣訪華。 此外,他還服務過丹麥女王以及愛爾蘭、挪威、瑞典和西班牙政府。 為中英關系作貢獻 回首自己的翻譯生涯,林超倫表示,有許多難忘的經歷,既有臨場“卡殼”的緊張,也有轉場時找不到車隊的慌亂,但更多的是見證中英關系發展、中國崛起的驕傲。 2011年,林超倫在白金漢宮接受英女王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勛章,成為首位獲此勛章的來自中國大陸的英籍華人。林超倫表示,授勛的原因并不是在翻譯領域取得非凡成就,而是為中英雙邊關系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為自己感到驕傲,也為自己的努力獲得肯定感到欣慰。 林超倫依然精力充沛,經營著自己的公司,并與中英多所高校合作培養口譯人才,他所撰寫的多本口譯著作已成為口譯界的經典教程。 林超倫表示,未來希望繼續服務中英兩國政府和商界,也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中國公司“走出去”,為它們提供文化、市場、渠道等方面的咨詢,繼續為中英關系發展作出貢獻。 (據中新網) |